



小兒推拿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它的治療體系形成于明代,是種無針、無藥、無創傷、無副作用、純綠色的療法,可增強孩子抗病能力,真正意義上的遠離抗生素,特別適用于嬰幼兒健康護理,目前該療法已成為國際兒童保健、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診合參,望神色,看舌像,察大便。主要以望診為主,察看其青紅黃白黑五色紋,看舌苔,觀其苔色厚薄,診明其病機理,確手法之施術方向。
推、揉、按、摩、掐、捏、運、搗。推法是單方向直線運動,擦法是來回運動,摩法是在皮上運動,揉法是皮下運動,搖法是讓孩子的關節做被動的運動,搗法就是手指敲打運動,根據小兒病情的不同,選擇的小兒推拿手法也不同。
強調手法的補瀉,補瀉同施,平衡陰陽。手法基本要求是均勻、柔和、平穩,從而達到滲透,可根據其手法操作方向、力度輕重、速度等達到補瀉效果。
推拿時,應按順序依次操作,以免遺漏。一般是先頭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先輕手法,如推、揉、運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
在經穴上有“五指經穴通聯”的論斷,同時穴位多樣,有“點”狀穴位,如丹田、中脘;有從某一點到另一點的“線”狀穴位,如三關、天河水,還有“面”狀穴位,如脾經、板門等。
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均衡的營養搭配也會導致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相反,恰當的飲食對疾病會起到治療的作用,幫助機體恢復健康、更好的成長發育,所以推拿手法的調理,再配合居家營養指導,多面調理,達到更好的效果。
呼吸系統:反復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循環系統:四肢發涼、盜汗;消化系統:厭食、腹瀉、腹脹、積食、肥胖癥、便秘等;泌尿系統:尿頻尿急、尿床;神經系統:多夢夜啼、睡眠質量差、急躁不安、無精打采等;保健類:健腦益智、助長、增強免疫力。
立即預約
立即預約